四海之内,老师最忙!

但我们,到底该忙什么呢?老师忙.jpg

忙备课,别忙开讲

教师,永远是用昨天的知识,面对今天的学生。可谓是——年年岁岁课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教师既像厨子也像导演,如果不能把同样的食材做出别样的风味,师生都会很腻;如果没有真正出彩的剧本,再卖力的表演,也不可能叫座。

老师的剧本就是备课,“胸中有竹,方能画竹”。学生的吸收力并不取决于你是否字字珠玑面面俱到,如果未能为知识寻找一条合适的输送路径,单凭课上反复讲解、课后认真批改,也必将是事倍功半。所以,在备好课之前,别忙着开讲!

备课.jpg

忙创新,别忙制造

有一种声音说,教育应该是农业,而不是工业。说得好极了,教师绝不能沦为流水工人,忙着制造一批又一批情感苍白、思维守旧、能力平庸的“机器人”。

这一代学生真正需要的课堂,不是将知识落袋为安。为人师者,能否把亘古不变的知识烹出更鲜美的味道,能否对司空见惯的事物做出更有料的诠释,变得非常重要。

00b82fe75ae24ef4bf5beccf77bd2b66_th.jpg

忙观察,别忙教化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所以因材施教是教育的不二秘诀。但我们往往会忽略,因材施教的关键在于你是否真正了解这块材料。不了解材质脾性的雕琢和教化,就真叫个“毁”人不倦了!

既然是园丁,就要有园丁的细腻,哪一朵向阳,哪一棵喜阴,哪一株怕水,都要看在眼里,烂熟于心。否则,你就有可能以一副好心肠,养坏一棵好苗子。

教育是个勘探活,留心处处是学问。老师只要善于观察和推敲学生的成长细节,就能及时掐灭萌芽状态的犯错苗头,也能发现掩藏在表象之下的发光点。

64d42c42c84d4744beea4aae778cc7ac_th.jpg

忙倾听,别忙批评

对于教育者来说,倾听必须成为一种能力,而不仅仅是风度。西方的孩子,除了父母,还有一个可以倾听他们烦恼的神父。而在中国,这个角色非老师莫属了。

许多老师面对犯错的学生,易怒易躁,还没等学生说完就大声斥责,有时会误伤无辜。如果老师心不在焉,学生的表达就会不自信。只有当你耐心倾听,他们才会对你真情流露。有心的老师,总能在专注倾听中,听出那些重要的弦外之音。

请用眼神暗示他们你在倾听,请不要打断他们并不靠谱的陈述,请尊重他们的单纯和幼稚。为人师者,本来就应该有众生平等的信仰,不是吗?

e48570411f24476d8f8636360763500c_th.jpg

忙反思,别忙进度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认为教师唯有反思深省,教育教学的水准才能提升。是的,课堂要反思,成绩要反思,德育也要反思。

做老师,当然不是上完课就万事大吉了,老师的良心,在课里更在课外。有时,梧桐树下的一刻深思,比三尺讲台的口若悬河更有价值。反思之下,则没有完美的学校和老师。你的课堂愉悦有趣吗,你关注了内向学生吗,你的着装得体吗……勇于反思,敢于直面,善莫大焉?

教学也如行舟,别只顾埋头划桨追赶教学进度了。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之下,先不论“不为彼岸只为海”的理想境界了,常常反思暗礁、洋流和风向,至少是安全到达的必要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