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两套页码—真活页
教材首创性地采用目录页码与活页页码双系统设计,目录页码维持教学逻辑框架,活页页码则赋予模块化重组功能。配合侧签标注和活页装订,教师可自由拆解组合任务单元,既能按教学计划系统使用,也能重组为岗位工作手册,实现“教学-工作”场景的无缝切换。这种动态结构设计不仅支持个性化教学需求,更为行业技术迭代预留接口,通过随时增补新技术、新规范活页,确保教材内容始终与行业发展同步。
2. 产教融合—真案例
教材案例突出产教融合特色,所有教学案例均取自行业公认的经典影视作品,由校企联合团队深度解析其中的专业技术要点。产业学院企业导师直接参与案例开发,将拍摄手法、剪辑逻辑等实战经验转化为教学素材,同时引入行业最新技术标准与工作规范。这种“真实案例+真实技术+真实需求”的三维融合模式,使教材既具备教学普适性,又保持岗位针对性,充分彰显产教融合教育教学的实践价值。
3. 课程思政—真实践
育人内涵通过“浸润式”设计自然融入专业教学,精选的影片案例既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又生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众看”环节建立情感共鸣,“导演讲”环节深化价值认同,“学生练”环节则推动知行转化,形成“感知-理解-创作”的思政育人闭环。配套开发的思政案例库帮助教师把握思政融入点、融入内容,为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使思政育人可操作、可评价、可追溯。
4. 岗位对接—真任务
教材以影视制作全流程的16个典型岗位任务为架构,形成完整的岗位职业技能培养体系。独创的“三视角”编写方法更好地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学生先以观众身份建立感性认知,再通过导演视角掌握技术规范,最终以创作者身份完成实战任务。任务单管理完全参照企业工作流程设计,包含任务发布、执行监控、成果展示、复盘评价等环节,使学生未出校门即体验职场工作模式,加速从专业技能到职业素养的全面成长。
5. 创作训练—真场景
实践环节设计紧扣学生生活实际,校园、课堂、食堂等熟悉场景成为创作训练的天然舞台。通过小组协作、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将岗位标准转化为可执行的创作任务,既降低实践门槛,又保证训练的专业性。每个任务单元配备的拓展训练均设置明确的评价标准,形成“任务-训练-测评”的闭环系统,使学习成果可测可评。这种“真实场景+真实流程+真实标准”的训练方式,有效激发学生创作热情的同时,确保技能培养落到实处。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