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慕课版 双色版 第3版)

一本理论讲解深入浅出、体验互动栏目丰富、扩展知识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分享 推荐 9 收藏 475 阅读 18.9K
方晓义 , 夏翠翠 , 主编 (作者) 978-7-115-58609-4

关于本书的内容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孙澍

● 从情景案例出发,深入浅出讲解心理健康知识
● 44个课堂活动、36个自助训练、15个心理自测,增强心理体验与训练
● 微课丰富,含36个知识点微课、11个课程思政微课、20个音频讲解微课,也可在人邮学院学习完整慕课
● 提供教学大纲、PPT、教案、测试题等资源,另配教师用书,供教学使用
● 配教师用书和说课视频,手把手教你打造体验式课堂
¥49.80 ¥42.33 (8.5 折)
教学资源仅供教师教学使用,转载或另作他用版权方有权追究法律责任。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为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更好地了解自己而编写的。大学生可从本书中学习心理自助与互助的方法,从而打造自身的“软实力”——心理素质,扩展生命的广度,提高生命质量。本书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塑造、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大学生学习心理、生涯规划与大学生活设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健康恋爱及性心理的培养、大学生情绪管理、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心理咨询、大学生常见精神障碍及应对、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等。 本书可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通识教材,也可作为高校相关教职人员了解大学生心理的参考书,还可作为青年人健康成长的指导手册及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自学用书。

前言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且包括精神生活的需要。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是建设健康中国、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重要内容,是培养良好道德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源头性、基础性工作。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一方面,大学生的观念和心理状态正遭受冲击,心理上的动荡进一步加剧,所面临的心理行为适应问题前所未有;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更加关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开展的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愿意主动求助,有更多成长的需求。因此,大学生心理教育尤为重要。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为大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自己和提升心理素养的大门。为此,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范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本书的第1版和第2版有幸被全国上百所高等学校使用,广大师生对本书的充分肯定,让我们倍感欣慰。同时,他们也向我们反馈了改进意见,在此深表感谢。为了进一步提升教材品质,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我们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的方晓义教授担任主编,在第2版的基础上对本书进行了全方位、精细化的改版,重点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1)更新理论和知识,对概念和理论的引用更加科学、规范;(2)加入脑科学的新研究成果,注重身心一体的健康理念;(3)增加心理自测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自己;(4)增加课程思政模块,发挥心理育人的作用;(5)深化和扩展心理咨询与精神障碍的内容,普及心理咨询与精神障碍的相关知识。改版后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容新颖,紧跟时代发展
本书紧扣时代的发展,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出发,对大学
生常见的困惑及其应对策略进行了阐释与分析。本书除了紧跟前沿的理论和研究成果,还根据大学生日益增多的心理问题和心理服务需要,分别在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对心理咨询与精神障碍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二)知识立体、形式多样,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素养
本书每章开头设置了“引导案例”模块,文中设置了“案例”“扩展阅读”“课堂活动”“自助训练”“心理自测”等模块,章末设置了“本章思考题”模块,同时各章融入了课程思政微课,通过“传统文化”“行动指南”“核心价值观”“视野广角镜”等小栏目从我国传统文化、文件纲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个体与国家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本书配有视频课程,大学生可以扫描二维码跟随微课视频学习相关知识,也可登录人邮学院(www.rymooc.com)学习完整慕课。本书还提供大量音频资料作为补充内容,包括扩展阅读、自助训练等音频资料,大学生可以扫描二维码收听相关音频,以辅助学习。
立体的知识加上多样化的形式,使本书不仅是一本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教材,亦是一
本帮助大学生了解和调节自己、进行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的教材。
(三)案例丰富,贴近大学生生活
本书的案例以两名大学生的大学生活为主线,通过介绍她们与其同学、亲人之间的故事,反
映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困惑和思考,案例设计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可以帮助大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
(四)配套资源多样化,辅助教学
本书配备了专门的教师用书,并提供了教学大纲、教案、PPT等教学资料,辅助教师教学。
本书还附赠考试练习题,包含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分析题等,供大学生自我测试和教师教学使用。以上资源均可通过人邮教育社区(www.ryjiaoyu.com)下载使用。
本书由方晓义、夏翠翠任主编,宗敏、涂翠平任副主编。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第二章、
第七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由北京师范大学的夏翠翠编写;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由外交学院的宗敏编写;第六章、第八章和第九章由北京邮电大学的涂翠平编写;全书由方晓义统稿和审定。
编者
2021年11月

目录

详细信息

目录

全部展开

读者评论

赶紧抢沙发哦!

我要评论

作者介绍

方晓义
博士,2009 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主任、高中生发展指导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教育学和心理学学部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健康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婚姻家庭研究与治疗、青少年成瘾行为和学生心理健康。
主持国内外重大科研项目80 余项。入选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教育部
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 项,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 项、三等奖1 项,北京市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 项,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 项。
夏翠翠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2006 年至今一直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购买本书用户

相关图书

人邮微信
本地服务
人邮微信
教师服务
二维码
读者服务
读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