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教育,人们往往想到知识教育、道德教育、体育,“美育”则常被忽略。其实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培养“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人”,而美可以纯洁思想、丰富心灵,美育则包括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强化美育工作是必然之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阶段”,本书便是响应相关文件精神,专门为大学生编写的一本美育教材,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本书结构清晰,第1章是本书的开篇总论,解释了“美”“美学”“美育”3个核心概念,再分别对艺术之美(第2章至第8章)、生活之美(第9章)、自然之美(第10章)、科技之美(第11章)等做具体介绍,最后以人生之美(第12章)总结全文,回到“美育”这一主题。艺术之美是人类追求美、诠释美的实践方式;生活之美是升华人们生活意义与人生价值的途径;自然之美是美的源头活水;科技之美则是人类伟大智慧和力量的体现,它们共同构成了人所接触到的“美”,并成为人生之美的基础和营养。
本书每一章除了介绍美学理论知识,还展示和分析了大量实例,通过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以更直观、更形象的方式,帮助读者认识美、了解美、理解美,提升读者对美的学习兴趣。同时,读者可以扫描书中二维码来获得更多的文本、图片、音视频等材料,如自然摄影、纪录片、绘画作品、文艺演出视频等,这些材料可以帮助读者开阔眼界,获得美的体验。
《意见》提出:“丰富艺术实践活动。面向人人,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大力推广惠及全体学生的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班级、年级、院系、校级等群体性展示交流。”美与实践息息相关,照本宣科,难得精要;躬身实践,方能有成。本书在每一章正文之后设计了“思考与练习”“审美实践”等板块,便于读者学习完正文知识之后,自发地运用、实践本章的知识,在实践中深化认知、掌握知识,使“美”更好地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这也正是美育的初衷。
值得指出的是,本书所谓自然之美、艺术之美、生活之美、科技之美等,仅仅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而区分的“美”,并非表示这些“美”是截然分开、泾渭分明的。恰恰需要明确的是,我们在生活中体验的“美”往往是多种形式美的复合,例如,我国的古代建筑往往讲究“天人合一”,将自然之美和建筑之美结合起来,如青城山的道观建筑群,如果没有青城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山势作为承托,其高邈、幽微的意境恐怕会大打折扣;西湖10景中的“三潭印月”,如果没有湖中的3座石塔,只怕也会失色不少。
本书介绍了各种形态美的典型代表,但受限于篇幅,未能详述其精要。有志于更深入了解和研究美学及相关领域的读者,还需要阅读更多的专业著作,并通过外出旅游,欣赏、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家交流,体验各地生活等方式,增进对美的认识和体悟,提升自己的美学素养。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