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书的内容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李育民
教材三级目录(请注明每章页数) 第 1章 AutoCAD的绘图环境及基本操作 (23) 1.1 了解用户界面及学习基本操作 1.1.1 AutoCAD的用户界面 1.1.2 用AutoCAD绘图的基本过程 1.1.3 调用命令 1.1.4 选择对象的常用方法 1.1.5 删除对象 1.1.6 撤销和重复命令 1.1.7 取消已执行的操作 1.1.8 快速缩放及移动图形 1.1.9 窗口放大图形、全部显示图形及返回 上一次的显示 1.1.10 设定绘图区域大小 1.1.11 预览打开的文件及在文件间切换 1.1.12 在当前文件的模型空间及图纸空间 切换 1.1.13 上机练习─布置用户界面及设定 绘图区域大小 1.2 设置图层、线型、线宽及颜色 1.2.1 创建及设置机械图的图层 1.2.2 控制图层状态 1.2.3 修改对象的图层、颜色、线型和 线宽 1.2.4 修改非连续线的外观 1.2.5 上机练习─使用图层及修改线型 比例 1.3 习题 第 2章 绘制和编辑线段、平行线及圆(34) 2.1 绘制线段的方法(一) 2.1.1 输入点的坐标绘制线段 2.1.2 使用对象捕捉绘制线段 2.1.3 利用正交模式辅助绘制线段 2.1.4 剪断线条 2.1.5 延伸线条 2.1.6 上机练习─输入点的坐标及利用对象 捕捉绘制线段 2.2 绘制线段的方法(二) 2.2.1 结合对象捕捉、极轴追踪及自动追踪 功能绘制线段 2.2.2 绘制平行线 2.2.3 打断线条 2.2.4 调整线条长度 2.2.5 上机练习─用LINE、OFFSET及 TRIM命令绘图 2.3 绘制斜线、切线、圆及圆弧连接 2.3.1 用LINE及XLINE命令绘制任意角度 斜线 2.3.2 绘制切线、圆及圆弧连接 2.3.3 倒圆角及倒角 2.3.4 移动及复制对象 2.3.5 复制时阵列 2.3.6 旋转对象 2.3.7 上机练习─绘制圆弧连接及 倾斜图形 2.4 综合训练1──绘制三视图 2.5 综合训练2──绘制曲轴零件图 2.6 习题 第3章 绘制和编辑多边形、椭圆及 剖面图案(32) 3.1 绘制多边形、椭圆、阵列及镜像对象 3.1.1 绘制矩形、正多边形及椭圆 3.1.2 矩形阵列对象 3.1.3 环形阵列对象 3.1.4 沿路径阵列对象 3.1.5 编辑关联阵列 3.1.6 镜像对象 3.1.7 上机练习─绘制对称图形 3.2 对齐、拉伸及缩放对象 3.2.1 对齐对象 3.2.2 拉伸图形 3.2.3 按比例缩放图形 3.2.4 上机练习──利用旋转、拉伸及 对齐命令绘图 3.3 画断裂线及填充剖面图案 3.4 关键点编辑方式 3.4.1 利用关键点拉伸 3.4.2 利用关键点移动及复制对象 3.4.3 利用关键点旋转对象 3.4.4 利用关键点缩放对象 3.4.5 利用关键点镜像对象 3.4.6 利用关键点编辑功能改变线段、圆弧的 长度 3.4.7 上机练习──利用关键点编辑方式 绘图 3.5 编辑图形元素属性 3.5.1 用PROPERTIES命令改变对象属性 3.5.2 对象特性匹配 3.6 综合训练1──绘制视图及剖视图 3.7 综合训练2──绘制简单零件图 3.8 习题 第4章 绘制和编辑多段线、点对象及 面域(18) 4.1 多段线、多线及射线 4.1.1 创建及编辑多段线 4.1.2 创建多线样式及多线 4.1.3 编辑多线 4.1.4 绘制射线 4.1.5 分解多线及多段线 4.1.6 合并对象 4.1.7 清理重复对象 4.1.8 上机练习─多段线的应用 4.2 点对象、等分点及测量点 4.3 绘制圆环及圆点 4.4 面域造型 4.4.1 创建面域 4.4.2 并运算 4.4.3 差运算 4.4.4 交运算 4.4.5 面域造型应用实例 4.5 综合训练1─创建多段线、圆点及 面域 4.6 综合训练2─绘制三视图及剖视图 4.7 习题 第5章 书写文字及标注尺寸(40) 5.1 书写文字的方法 5.1.1 创建国标文字样式及书写单行文字 5.1.2 修改文字样式 5.1.3 在单行文字中加入特殊符号 5.1.4 创建多行文字 5.1.5 添加特殊字符 5.1.6 创建分数及公差形式文字 5.1.7 编辑文字 5.1.8在零件图中使用注释性文字 5.1.9 上机练习──填写明细表及创建单行 文字和多行文字 5.2 创建表格对象 5.2.1 表格样式 5.2.2 创建及修改空白表格 5.2.3 用TABLE命令创建及填写标题栏 5.3 标注尺寸的方法 5.3.1 创建国标尺寸样式 5.3.2 创建长度型尺寸 5.3.3 创建对齐尺寸标注 5.3.4 创建连续型和基线型尺寸标注 5.3.5 创建角度尺寸 5.3.6 直径和半径型尺寸 5.3.7 在零件图中标注注释性尺寸 5.4 利用角度尺寸样式簇标注角度 5.5 标注尺寸公差及形位公差 5.6 引线标注 5.7 编辑尺寸标注 5.8 上机练习──尺寸标注综合训练 5.8.1 标注平面图形 5.8.2 标注组合体尺寸 5.8.3 插入图框、标注零件尺寸及表面 粗糙度 5.9 习题 第6章 查询信息、块及外部参照(16) 6.1 获取图形信息的方法 6.1.1 获取点的坐标 6.1.2 测量距离及连续线长度 6.1.3 测量半径及直径 6.1.4 测量角度 6.1.5 计算图形面积及周长 6.1.6 列出对象的图形信息 6.1.7 查询图形信息综合练习 6.2 图块 6.2.1 定制及插入标准件块 6.2.2 创建及使用块属性 6.2.3 编辑块的属性 6.2.4 使用注释性符号块 6.2.5 块及属性综合练习 6.3 使用外部参照 6.3.1 引用外部图形 6.3.2 更新外部引用 6.3.3 转化外部引用文件的内容为当前图样的 一部分 6.4 习题 第7章 零件图(18) 7.1 绘制典型零件图 7.1.1 轴套类零件 7.1.2 盘盖类零件 7.1.3 叉架类零件 7.1.4 箱体类零件 7.2 上机练习──绘制零件图 7.3 习题 第8章 AutoCAD产品设计方法及 装配图(8) 8.1 绘制装配图的一般方法及步骤 8.2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8.3 “装配”零件图以检验配合尺寸的 正确性 8.4 由零件图组合装配图 8.5 标注零件序号 8.6 编写明细表 8.7 习题 第9章 轴测图(12) 9.1 激活轴测投影模式 9.2 在轴测投影模式下作图 9.2.1 在轴测投影模式下画线 9.2.2 在轴测面内绘制平行线 9.2.3 轴测投影模式下角的绘制方法 9.2.4 绘制圆的轴测投影 9.3 在轴测图中书写文本 9.4 标注尺寸 9.5 综合训练──绘制轴测图 9.6 习题 第 10章 打印图形(13) 10.1 打印图形的过程 10.2 设置打印参数 10.2.1 选择打印设备 10.2.2 使用打印样式 10.2.3 选择图纸幅面 10.2.4 设定打印区域 10.2.5 设定打印比例 10.2.6 设定着色打印 10.2.7 调整图形打印方向和位置 10.2.8 预览打印效果 10.2.9 保存打印设置 10.3 打印图形实例 10.4 将多张图纸布置在一起打印 10.5 习题 第 11章 三维建模(32) 11.1 三维建模空间 11.2 观察三维模型 11.2.1 用标准视点观察模型 11.2.2 三维动态旋转 11.2.3 视觉样式 11.3 创建三维基本立体 11.4 将二维对象拉伸成实体或曲面 11.5 旋转二维对象形成实体或曲面 11.6 通过扫掠创建实体或曲面 11.7 通过放样创建实体或曲面 11.8 利用平面或曲面切割实体 11.9 螺旋线及弹簧 11.10 显示及操作小控件 11.11 利用小控件编辑模式移动、旋转及 缩放对象 11.12 3D移动 11.13 3D旋转 11.14 3D阵列 11.15 3D镜像 11.16 3D对齐 11.17 3D倒圆角及倒角 11.18 编辑实体的表面 11.18.1 拉伸面 11.18.2 旋转面 11.18.3 压印 11.18.4 抽壳 11.19 与实体显示有关的系统变量 11.20 用户坐标系 11.21 利用布尔运算构建复杂实体模型 11.22 实体建模综合练习 11.23 习题 附录 AutoCAD证书考试练习题(2)
本书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将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介绍机械设计...
本书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为依据,突出技术应用性和针对性,强化实践...
本书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结合当前高职高专教学和教材改革的精神精心编写而成。全书共10章,全面...
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地介绍了SolidWorks 2014的功能和用法,循序渐进地介绍了软件的基本操作、...
本书按课题—任务模式编写,以任务为载体,介绍完成该任务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全书共分为7个课题,由浅入深地介绍...
本书以绘图项目为核心,结合案例讲解AutoCAD 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重点培养学生的AutoCAD绘图技能,...
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系统的重要基础,是“机器换人”的关键装备,是高效生产、优质生产、安全生产的核心保障。 本书...
本书以培养学生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包含了1 篇课程导入和7 个教学模块,7 个教学模块主要内容包括机...
本书内容涵盖理论力学的核心思想、知识体系、方法论、实用工具及其应用。第1章概述系统思维与力学系统的基本定义和形...
本书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模式编写,突出PLC 的实际应用,重点介绍三菱公司生产的FX系列PLC 的工作原理...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