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

软交换与NGN

分享 推荐 0 收藏 0 阅读 2.8K
桂海源 , 张碧玲 (编著) 978-7-115-21657-1

关于本书的内容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李召

本教材第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逻辑性较好,采用了自顶向下,模块化的表述方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在第一章中首先说明了传统电话网,IP网络和IP电话的结构及存在问题,说明了推动网络向下一代网络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介绍了下一代网络的结构,说明了软交换技术的特点,下一代网络中采用的主要协议。使学员了解向下一代网络的发展背景,软交换技术的特点、下一代网络的结构和采用的协议,从而建立下一代网络的总体概念。在第二章中详细说明了主要接口之间的信令协议和信令流程,使学员对各个接口的信令结构和相互通信的内容的理解逐渐丰满。在第三章中介绍了下一代网络中的主要设备的组成和功能,并说明了各设备之间的接口。在后面的几章中分别说明了下一代网络提供的主要业务。提供业务的方式,并介绍了应用服务器的功能和应用编程接口API。,对IP承载网络的要求和改善服务质量的措施及处理地址穿越问题的方法,从而具备了应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说明了软交换技术在固网和移动通信网中的应用。最后对体现固定网和移动网络融合的核心技术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技术进行了介绍,使同学们对下一代网络的进一步发展有清楚的认识。
本教材的第二个特点是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处理得比较好,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软交换网络技术的理论,参考了国际与国内各相关标准组织的规范与建议,也借鉴了部分设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的技术解决方案,并参阅和部分引用了许多有关NGN研究的材料,总结了作者在从事软交换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本教材的第三个特点是条理清楚,通俗易懂,适合学员自学。由于作者长期从事交换课程及IP电话原理课程的教学,了解学员学习该门课程的所具有的基础和学习中的难点,并长期与工作在电信部门第一线的学员接触,曾指导过学员有关软交换设备的组网设计,了解电信部门对学员在软交换技术方面的应知应会要求,在编写教材时能够根据电信部门的要求和学员的具体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并按照学员容易理解的形式体例、行文风格来编写教材,比较适合学员自学。
¥38.00 ¥32.30 (8.5 折)
立即购买 申请样书
教学资源仅供教师教学使用,转载或另作他用版权方有权追究法律责任。

内容摘要

  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软交换技术和下一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包括:以软交换为中心的下一代网络的结构和主要协议(传输媒体信息的协议IP等、会话启动协议SIP和会话描述协议SDP,媒体网关控制协议H.248协议,与业务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信令传输协议SIGTRAN);软交换设备、中继媒体网关(综合媒体网关)、综合接入设备IAD、信令网关、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的功能、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下一代网络业务的特点、分类以及实现方式;下一代网络中典型业务的实现方案和信令流程,影响IP承载网的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提高承载网服务质量的主要技术的原理;软交换技术在固定电话网和移动电话网应用方案,IP多媒体子系统的层次结构、功能实体和接口协议。
  本书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可作为应用型本科以及大专院校通信专业的教材,也可供通信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目 录

第 1章 下一代网络与软交换概述 1
学习指导 1
1.1 下一代网络产生的背景 1
1.2 下一代网络的概念 1
1.3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基本概念 3
1.3.1 电路交换方式 3
1.3.2 分组交换方式 3
1.4 软交换的概念和特点 5
1.4.1 软交换的概念 5
1.4.2 下一代网络的特点 6
1.5 以软交换为中心的下一代网络结构 6
1.5.1 下一代网络的一般结构 6
1.5.2 接入层 7
1.5.3 传送层 8
1.5.4 控制层 9
1.5.5 业务层 9
1.5.6 下一代网络中使用的协议 9
1.6 固定电话网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 11
1.6.1 固定电话网的发展历程 11
1.6.2 综合业务数字网 11
1.6.3 固定电话网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步骤 13
1.6.4 固定软交换网络的结构 14
1.7 移动电话网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 16
1.7.1 移动电话网的发展历程 16
1.7.2 移动通信系统现有网络的结构 18
1.7.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 21
小结 25
习题 26

第 2章 下一代网络中采用的主要协议 27
学习指导 27
2.1 下一代网络中传输媒体信息的协议 27
2.1.1 IP 27
2.1.2 UDP 28
2.1.3 RTP 29
2.1.4 语音编码 31
2.1.5 多媒体数据在IP网络中传送时所占的带宽计算 32
2.2 SIP和SDP 33
2.2.1 SIP的网络模型 34
2.2.2 基于SIP的多媒体通信的协议栈结构 37
2.2.3 SIP寻址和SIP通用资源定位器 38
2.2.4 SIP消息 39
2.2.5 会话描述协议 46
2.2.6 SIP-T和SIP-I 49
2.2.7 SIP扩展方法简介 50
2.2.8 SIP信令流程 52
2.3 H.248协议 65
2.3.1 连接模型 66
2.3.2 H.248/Megaco消息的传输机制 67
2.3.3 H.248协议的命令 70
2.3.4 H.248协议的描述符和封包 72
2.3.5 H.248呼叫信令流程 75
2.4 BICC协议 85
2.4.1 与BICC协议有关的网络结构 85
2.4.2 BICC协议 86
2.4.3 BICC的承载控制隧道协议 90
2.4.4 BICC的IP承载控制协议 91
2.4.5 BICC信令流程 92
2.5 信令传输协议 95
2.5.1 信令传输协议的结构 95
2.5.2 流传送控制协议SCTP 98
2.5.3 信令适配协议 108
小结 116
习题 120

第3章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 121
学习指导 121
3.1 软交换网络概述 121
3.2 软交换设备 122
3.2.1 软交换设备的功能 122
3.2.2 软交换设备的性能及可靠性指标 131
3.2.3 软交换设备的维护管理要求 132
3.2.4 软交换设备的结构 135
3.3 媒体网关 139
3.3.1 媒体网关的概念和分类 139
3.3.2 综合媒体网关的功能和结构 141
3.3.3 接入网关IAD的功能和结构 150
3.4 信令网关 155
3.4.1 信令网关的组网结构 155
3.4.2 信令网关的功能和结构 158
3.5 归属位置寄存器 163
3.5.1 归属位置寄存器的功能及位置 163
3.5.2 HLR的结构 166
小结 170
习题 174

第4章 下一代网络业务的实现方式 175
学习指导 175
4.1 下一代网络的业务 175
4.1.1 下一代网络业务的特点 175
4.1.2 下一代网络的业务 177
4.2 基于软交换的业务实现方式 180
4.2.1 软交换设备实现方式 180
4.2.2 由各种服务器提供 183
4.2.3 由第三方提供 183
4.2.4 通过互通的方式提供业务 184
4.2.5 与智能网互通 185
4.3 应用服务器 187
4.3.1 应用服务器在软交换网络中的位置与协议接口 187
4.3.2 应用服务器的功能 189
4.3.3 业务开放接口技术 191
4.4 媒体资源服务器 195
4.4.1 媒体资源服务器在软交换体系中的位置 196
4.4.2 媒体资源服务器的功能 196
4.4.3 媒体资源服务器的结构 198
4.5 典型业务实现示例 199
4.5.1 软交换网络中记账卡类业务的实现方式 199
4.5.2 可视电话业务 202
4.5.3 呈现业务在软交换网络中的实现 207
小结 211
习题 212

第5章 下一代网络的承载网 213
学习指导 213
5.1 下一代网络对承载网的要求 213
5.1.1 下一代网络承载网的选择 213
5.1.2 下一代网络业务对承载网的要求 213
5.2 承载网的服务质量问题 216
5.2.1 影响承载网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 216
5.2.2 提高承载网服务质量的主要措施 218
5.2.3 综合服务 218
5.2.4 区分服务 223
5.2.5 多协议标签交换 228
5.2.6 下一代网络承载网的建设及QoS应用方案 242
5.3 承载网的私网穿越问题 245
5.3.1 私网穿越概述 245
5.3.2 STUN方案 250
5.3.3 ALG方案 253
5.3.4 Proxy方案 256
小结 266
习题 267

第6章 软交换技术的应用 268
学习指导 268
6.1 软交换技术的应用概述 268
6.2 软交换技术在固定电话网的应用 269
6.2.1 软交换技术在固定电话网智能化改造中的应用 270
6.2.2 软交换技术在固定电话网端局的应用 280
6.3 软交换技术在移动电话网的应用 288
6.3.1 软交换技术在移动长途网的应用 289
6.3.2 软交换技术在移动本地网的应用 292
小结 297
习题 298

第7章 IP多媒体子系统IMS 299
学习指导 299
7.1 IMS概述 299
7.1.1 IMS的由来 299
7.1.2 IMS的特点 300
7.1.3 IMS促进固定移动的融合 301
7.2 IMS的体系结构 302
7.2.1 IMS的层次结构 302
7.2.2 IMS的功能实体 303
7.2.3 IMS的接口和协议 308
7.3 IMS的通信流程 310
7.3.1 注册过程 310
7.3.2 会话建立 314
7.3.3 业务实例 318
7.4 IMS与PSTN的互通 324
7.5 IMS与软交换 328
小结 329
习题 330

中英文对照表 331
参考文献 335

读者评论

赶紧抢沙发哦!

我要评论

同系列书

  • 光纤通信技术(第4版)

    孙学康 张金菊

    本书全面地介绍光纤通信技术方面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实用系统。基本内容包括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光纤的导光原...

    ¥49.80
  • 通信光缆与电缆线路工程(第2版)

    胡庆 张德民 张颖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现代通信工程设计中所涉及的光缆、电缆、综合布线工程、无线网络规划/优化、基站工程设计的基础和实...

    ¥48.00
  • 信息论基础(第2版)

    田宝玉 杨洁 贺志强 许文俊

    本书第二版是作者在原版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再次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补充和完善而形成的。第二版...

    ¥54.00
  •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与系统(第2版)

    张玉艳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和系统原理,介绍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和系统原理。全书共分7章...

    ¥52.00
  • SDH技术(第3版)

    孙学康 毛京丽

    本书分为两部分共9章。第1部分包括第1章和第2章,详细地介绍了SDH的基本概念以及SDH的复用、映射和定位等基...

    ¥45.00

购买本书用户

相关图书

  • 计算机网络教程

    谢钧 谢希仁

    本书按照自底向上的顺序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全书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述、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包括局域网)...

    ¥59.80
  •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3版)

    邢彦辰

    全书共分10章,内容包括局域网、通信网、广域网、因特网、网络管理、网络安全和网络实训等。本教材图文并茂,循序渐...

    ¥59.80
  • 接入网技术(第4版)

    张中荃

    全书共分为九章,第一章是接入网概述;第二、三、四、五、六章分别是铜线接入技术、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入技术、以太网接...

    ¥54.00
  •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

    张轶

    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篇,主要内容包括交换技术原理概述、交换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实践篇,内容包括数...

    ¥54.00
  • 现代通信网络(第3版)

    沈庆国

    全书共10章:第一章 概论;第二章 电话网;第三章 ISDN和ATM;第四章 IP技术基础;第五章 宽带IP网...

    ¥59.80
人邮微信
本地服务
人邮微信
教师服务
二维码
读者服务
读者服务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