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
分享 推荐 3 收藏 130 阅读 3.8K
张亮 , 薛茂云 (主编) 978-7-115-57476-3

关于本书的内容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祝智敏

(1)立足当代中国现实,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与现有的概论类著作不同,本教材不追求面面俱到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而是聚焦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新时代需求,立足当代中国现实讲好中国故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打牢人生底色,帮助学生树立、巩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立足职业教育需求,讲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义。教材对照职业教育“大国工匠”的培养要求与“贡献职业教育的中国智慧”的教育目标展开建设,期望帮助高职学生在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特点、常识的基础上“得其大者”,也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以优秀文化滋养心灵,赓续文化血脉。

(3)立足高职学生特点,讲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教材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与认知特点,在语言上尽可能活泼生动,在知识安排上多以点带面、力求贴近生活,在呈现上多采用图文并茂的“理论阐述+名片展示”形式,力求提增读者学习兴趣。

特别说明

本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思想引领力、理论认知力、道德判断力、实践领导力”素养培育为核心,以技术赋能为支撑,创新性的解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写什么和如何写、教师如何教和学生怎么学的问题。
其一,教材基于一流课程的成功实践转化而来,解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写什么”的问题。本教材是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优秀教学团队,依托《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与读本建设的成功教学实践,结合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培养要求与特色凝练、编写而成的。教材所呈现的基本理论、核心理念、文化瑰宝等内容结构,是经过了实践反复检验、为线上线下学习者广泛接受与好评的设计,避免了教材内容选择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其二,教材内嵌了“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思政教育要求,解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怎么写”的问题。教材将“培铸中国灵魂、培养大国工匠”的教育要求内嵌于教材的编写逻辑之中,既有显性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精义教育,又有隐性的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的遗迹瑰宝、文化知识介绍,有效地实现了价值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等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
其三,教材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赋能与多元内容创新的优势,解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怎么学”“如何教”的问题。教材借助二维码扫描形式,在文本中嵌入了丰富的拓展阅读、视频微课等在线资源,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立体性与鲜活性,提增了读者学习的自主性;同时,教材还同步配套了完整的教案、PPT等资源,为教师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提供了指导与支撑。

内容摘要

本书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理论、核心理念、文化瑰宝展开。书中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与传承要义,回答了何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何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个问题;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与美德精髓,契合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要求;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技成就、文学异彩、艺术辉煌、礼俗风情等,再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瑰宝。全书紧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要求展开编写,既有理论概述又有精髓详释,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新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者可以访问中国大学MOOC官网或人邮教育社区(www.ryjiaoyu.com)查看慕课或相关教学素材。

教学PPT

详情页

目录

全部展开

读者评论

赶紧抢沙发哦!

我要评论

作者介绍

张亮,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南京大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版)》修订组成员,国家统编高中政治教材《哲学与文化》共同主编。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等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代表著有《21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哲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历史与实践研究》《阶级、文化与民族传统:爱德华·P·汤普森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崩溃的逻辑”的历史建构:阿多诺早中期哲学思想的文本学解读》等。主持建设了《理解马克思》《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2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相关文章

  • “落实立德树人 赓续文化血脉 培养时代新人”人文通识课程建设经验分享及成果展示

    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新时代需求,以优秀文化滋养心灵,赓续文化血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展的时代新人。 为解决 “新文科”背景下该如何建设公共课、教师如何教、学生怎么学、教材如何选的问题,人邮社邀请多名业内专家以线上直播课的形式对中华传统文化、大学语文、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3门课程进行经验分享、教学研讨,现将近期举办的6次直播课,在此整理成课程回顾,希望能帮助到正在暑...

    2204 0 2 2

推荐用户

相关图书

人邮微信
本地服务
人邮微信
教师服务
二维码
读者服务
读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