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书的内容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人邮社 王宣
【章名目录】 绪论 1 第 1章 制图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3 第 2章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24 第3章 立体 44 第4章 组合体 69 第5章 轴测图 93 第6章 图样画法 102 第7章 图样的特殊表达方法 133 第8章 零件图 154 第9章 装配图 195 附录A 211 【详细目录】 绪论 1 0.1 工程图样的历史和现状 1 0.2 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和内容 1 0.3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2 0.4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2 第 1章 制图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3 1.1 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3 1.1.1 图纸幅面与格式(GB/T 14689—2008) 4 1.1.2 比例(GB/T 14690—1993) 5 1.1.3 图线(GB/T 4457.4—2002) 6 1.1.4 字体(GB/T 14691—1993) 8 1.1.5 尺寸标注(GB/T 4458.4—2003) 9 1.2 制图工具及其应用 13 1.2.1 铅笔 13 1.2.2 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 13 1.2.3 圆规和分规 14 1.2.4 其他绘图工具 15 1.3 平面图形的几何作图 16 1.3.1 基本几何作图 16 1.3.2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及作图步骤 20 1.4 绘图的方法和步骤 22 第 2章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24 2.1 投影法的基础知识 24 2.1.1 中心投影法 24 2.1.2 平行投影法 24 2.2 点的投影 25 2.2.1 点在两投影面体系第 一分角中的投影 25 2.2.2 点在三投影面体系第 一分角中的投影与点的直角坐标 26 2.2.3 特殊位置点 28 2.2.4 两点的相对位置 29 2.2.5 重影点 29 2.3 直线的投影 30 2.3.1 概述 30 2.3.2 直线相对投影面的位置 30 2.3.3 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及相对投影面的倾角 32 2.3.4 直线上的点 33 2.3.5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35 2.3.6 一边平行于投影面的直角投影 37 2.4 平面的投影 38 2.4.1 平面的表示法 38 2.4.2 平面相对投影面的位置 39 2.4.3 平面上的点和直线 41 第3章 立体 44 3.1 立体分类及其三视图的形成 44 3.1.1 立体的分类 44 3.1.2 三视图的形成 44 3.2 平面立体的投影 45 3.2.1 棱柱的投影 45 3.2.2 棱锥的投影 47 3.3 曲面立体的投影 48 3.3.1 圆柱的投影 48 3.3.2 圆锥的投影 50 3.3.3 圆球的投影 51 3.4 平面与立体相交 52 3.4.1 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 53 3.4.2 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 54 3.5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 61 3.5.1 表面取点法求相贯线 61 3.5.2 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 65 3.5.3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66 3.5.4 相贯线的简化画法 68 第4章 组合体 69 4.1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及投影特点 69 4.1.1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69 4.1.2 组合体的投影特点 70 4.2 组合体的画法 72 4.2.1 形体分析法 72 4.2.2 线面分析法 76 4.3 读组合体视图 77 4.3.1 读图的基本要领 78 4.3.2 用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的投影 80 4.3.3 用线面分析法读组合体的投影 82 4.3.4 由组合体的两视图画第三视图 83 4.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84 4.4.1 尺寸的分类和尺寸基准 84 4.4.2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86 4.4.3 清晰安排尺寸的一些原则 86 4.4.4 基本形体的尺寸标注 88 4.4.5 标注组合体尺寸的步骤与方法 90 第5章 轴测图 93 5.1 轴测图的基本概念 93 5.1.1 轴测图的形成和分类 93 5.1.2 轴测图的投影规律 94 5.2 轴测图的画法 94 5.2.1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94 5.2.2 斜二等轴测图的画法 100 第6章 图样画法 102 6.1 视图 102 6.1.1 基本视图(GB/T 13361—2012、GB/T 17451—1998) 102 6.1.2 向视图(GB/T 17451—1998) 103 6.1.3 局部视图(GB/T 17451—1998、GB/T 4458.1—2002) 104 6.1.4 斜视图(GB/T 17451—1998) 105 6.2 剖视图 107 6.2.1 剖视图的基本概念 107 6.2.2 剖视图的画法 109 6.2.3 剖视图的种类 110 6.2.4 剖切面的种类 114 6.3 断面图 117 6.4 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其他表达方法 119 6.4.1 局部放大图(GB/T 4458.1—2002) 119 6.4.2 简化画法和其他表达方法(GB/T 16675.1—2012、GB/T 4458.1—2002) 120 6.5 表达方法综合应用举例 124 6.6 第三角画法简介 128 6.6.1 第 一角画法与第三角画法的特点(GB/T 13361—2012、GB/T 14692—2008) 128 6.6.2 第三角画法中的辅助视图与局部视图 130 6.6.3 第三角画法中的剖视图和断面图 131 6.6.4 第三角画法与第 一角画法的识别符号 131 第7章 图样的特殊表达方法 133 7.1 螺纹 133 7.1.1 螺纹的形成及结构要素 133 7.1.2 螺纹的规定画法(GB/T 4459.1—1995) 134 7.1.3 常用螺纹种类及标注 135 7.2 螺纹紧固件 137 7.2.1 螺纹紧固件的种类 137 7.2.2 螺纹紧固件的规定标注和比例画法 138 7.2.3 螺纹紧固件的连接画法 139 7.3 键和销 141 7.3.1 键联结 141 7.3.2 销连接(GB/T 119.1—2000、GB/T 117—2000、GB/T 91—2000) 142 7.4 滚动轴承 143 7.4.1 滚动轴承的画法(GB/T 4459.7—2017) 144 7.4.2 滚动轴承的基本代号(GB/T 272—2017) 145 7.5 齿轮 147 7.5.1 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基本尺寸计算(GB/T 3374.1—2010) 147 7.5.2 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GB/T 4459.2—2003) 148 7.6 弹簧 150 7.6.1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基本参数和有关尺寸计算(GB/T 1805—2001) 151 7.6.2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法(GB/T 4459.4—2003) 151 7.6.3 普通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标注(GB/T 2089—2009) 153 第8章 零件图 154 8.1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154 8.1.1 零件图的作用 154 8.1.2 零件图的内容 154 8.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155 8.2.1 主视图的选择 156 8.2.2 其他视图的选择 157 8.2.3 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 158 8.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162 8.3.1 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162 8.3.2 零件尺寸基准选择实例 163 8.3.3 标注尺寸的注意事项 165 8.3.4 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 168 8.4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169 8.4.1 表面结构的表示法(GB/T 131—2006) 169 8.4.2 极限与配合(GB/T 1800.1—2020) 175 8.4.3 几何公差简介(GB/T 1182—2018) 181 8.4.4 几何公差综合标注举例 183 8.5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184 8.5.1 铸造工艺结构 184 8.5.2 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186 8.6 读零件图 188 8.6.1 读零件图的要求 188 8.6.2 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188 8.6.3 读零件图示例 188 8.7 零件测绘 191 8.7.1 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191 8.7.2 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 193 第9章 装配图 195 9.1 概述 195 9.1.1 装配图的作用 195 9.1.2 装配图的内容 197 9.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197 9.2.1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197 9.2.2 特殊表达方法 198 9.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零件编号及技术要求 199 9.3.1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199 9.3.2 装配图的零件编号 199 9.3.3 装配合理结构简介 201 9.4 装配体的测绘 203 9.4.1 部件测绘 203 9.4.2 装配图的绘制 204 9.5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207 9.5.1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208 9.5.2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208 附录A 211 A.1 螺纹 211 A.1.1 普通螺纹 211 A.1.2 梯形螺纹 212 A.1.3 55°非密封管螺纹 213 A.1.4 锯齿形螺纹 214 A.2 常用的标准件 215 A.2.1 六角头螺栓 215 A.2.2 双头螺柱 216 A.2.3 螺钉 217 A.2.4 螺母 220 A.2.5 垫圈 222 A.2.6 键 224 A.2.7 销 225 A.2.8 滚动轴承 227 A.3 极限与配合 231 A.3.1 标准公差 231 A.3.2 优先选用的孔公差带 232 A.3.3 优先选用的轴公差带 233 A.3.4 孔的基本偏差 234 A.3.5 轴的基本偏差 236 A.4 常用的金属材料 238 A.4.1 常用铸铁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238 A.4.2 常用钢(碳素结构钢、合金钢、工程用铸造碳钢、工具钢)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239 A.4.3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241 A.5 常用的热处理工艺 242 参考文献 244
...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对容器编排和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Kubernetes作为领先的开源容器编排平台,...
本书是将传统纸质教材与数字化教学资源融为一体的新形态教材,主要讲解大学生在不同场合中的沟通形式和沟通技能,从沟...
本书详细阐述了培养具有数字素养的综合型人才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作为通识类课程教材,本书在确定知识布局时,紧紧围绕...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