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通识基础

焦李成主编
分享 推荐 0 收藏 52 阅读 4.3K
焦李成 (作者) 978-7-115-63657-7

关于本书的内容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田紫微

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焦李成教授团队倾力打造,面向通识教育,培养人工智能思维
2. 覆盖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及技术支撑,跨越传统认知,逐步建立学生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全面认知
3. 结合各行业应用案例,展示人工智能在多个行业的应用成果、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
4. 洞悉人工智能发展前沿,探讨下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和面临的挑战,培养前瞻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助力人工智能相关人才培养

内容摘要

本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紧扣各级读者对人工智能深入了解的迫切需求,对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发展现状、研究热点、技术支撑等方面进行了简明通俗的阐述,是学习人工智能知识、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通识读物。
书中包含大量人工智能应用案例,涉及安防、金融、医疗、农业、交通、教育、零售、娱乐、物联网等领域。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原理、核心优势以及具体应用场景,介绍了人工智能给各行业带来的重大变革,分析了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急需解决的难点、痛点,为广大读者了解人工智能、学习人工智能、运用人工智能提供了切实可靠的参考。
本书还介绍了国内外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和相关部署,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挑战与人才培养,帮助读者全面、正确认识人工智能,更好地拥抱人工智能时代。
本书适用于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学校、企业等对人工智能领域专业基础和相关技术具有需求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作为各类本科、专科通识教育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和政务工作者技能提升相关培训的教辅书。

目录

第1章 人工智能概述
1.1 什么是人工智能 1
1.1.1 计算机视觉 3
1.1.2 机器学习 5
1.1.3 自然语言处理 7
1.1.4 机器人技术 9
1.1.5 语音识别技术 10
1.2 人工智能发展简史 12
1.2.1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12
1.2.2 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 26
1.2.3 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 38
1.3 人工智能的主要特征 39
1.3.1 环境感知能力 40
1.3.2 知识运用能力 40
1.3.3 学习能力 40
1.4 人工智能的重要意义 41
1.5 人工智能学习建议 45
1.5.1 行业人才需求 45
1.5.2 知识、能力与素养目标 47
1.5.3 知识体系 49
1.5.4 学习指导 51

第2章 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及研究热点
2.1 人工智能各子领域中的技术 53
2.1.1 机器学习 54
2.1.2 自然语言处理 55
2.1.3 知识工程 57
2.1.4 信息检索与推荐 58
2.1.5 计算机视觉 60
2.1.6 语音识别 61
2.1.7 机器人 62
2.1.8 数据挖掘 64
2.1.9 人机交互 64
2.1.10 可视化技术 65
2.1.11 其他人工智能外延技术 67
2.2 人工智能研究热点问题 74
2.2.1 深度神经网络 75
2.2.2 特征抽取 75
2.2.3 图像分类 76
2.2.4 目标检测 77
2.2.5 语义分割 77
2.2.6 表示学习 78
2.2.7 生成对抗网络 79
2.2.8 语义网络 79
2.2.9 协同过滤 80
2.2.10 机器翻译 80

第3章 人工智能的基本算法
3.1 自编码器 82
3.2 DBN生成模型 84
3.3 浅层卷积神经网络 90
3.4 类残差网络 96
3.5 相关的循环神经网络 100
3.6 胶囊网络 104
3.7 图卷积神经网络 108
3.8 生成对抗网络 113

第4章 人工智能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
4.1 人工智能+安防 117
4.1.1 发展背景 117
4.1.2 应用场景 118
4.1.3 发展总结 120
4.2 人工智能+金融 121
4.2.1 发展背景 121
4.2.2 应用场景 123
4.2.3 发展总结 125
4.3 人工智能+医疗 125
4.3.1 发展背景 126
4.3.2 应用场景 127
4.3.3 发展总结 130
4.4 人工智能+农业 130
4.4.1 发展背景 130
4.4.2 应用场景 132
4.4.3 发展总结 134
4.5 人工智能+交通 135
4.5.1 发展背景 135
4.5.2 应用场景 136
4.5.3 发展总结 139
4.6 人工智能+教育 139
4.6.1 发展背景 139
4.6.2 应用场景 141
4.6.3 发展总结 143
4.7 人工智能+零售 144
4.7.1 发展背景 144
4.7.2 应用场景 145
4.7.3 发展总结 147
4.8 人工智能+娱乐 148
4.8.1 发展背景 148
4.8.2 应用场景 149
4.8.3 发展总结 152
4.9 人工智能+物联网 152
4.9.1 发展背景 152
4.9.2 应用场景 154
4.9.3 发展总结 156

第5章 下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及高水平人才培养
5.1 下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方向 157
5.2 我国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算法发展策略 164
5.3 人工智能高水平人才培养 167

读者评论

赶紧抢沙发哦!

我要评论

作者介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部主任、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智能信息处理科学与技术”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主任、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专家、IET西安分会主席、IEEE西安分会奖励委员会主席、IEEE计算智能协会西安分会主席、IEEE GRSS西安分会主席,IEEE TCYB、IEEE TGRS副主编、教育部创新团队首席专家,IEEE Fellow、IET Fellow、CAAI Fellow、CCF Fellow、CIE Fellow、CAA Fellow,PC of NeurlPS、ICML、CVPR、AAAI、IJCAI and ICCV, 连续七年入选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榜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人社部博士后管委会评议组专家,曾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91年被批准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1996年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陕西省首批“三五人才”第一层次。当选为全国模范教师、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和陕西省师德标兵。

购买本书用户

相关图书

人邮微信
本地服务
人邮微信
教师服务
二维码
读者服务
读者服务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