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

局域网与城域网

分享 推荐 0 收藏 0 阅读 2.9K
雷维礼 , 马立香 , 彭美娥 (编著) 978-7-115-18592-1

关于本书的内容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武恩玉

本书主要围绕局域网与城域网领域的技术,以IEEE 802有关标准为主线,讨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IEEE 802.3/802.11/802.16/802.17标准技术、网桥与交换式网络等方面。内容主要是系统结构与各层协议,并尽可能反映最新的标准化发展。
本书的特色是:
?1.强调标准及其演进。
?2.以参考模型为中心。
?3.全面介绍802网络。
?4.深入的协议分析。
?5.物理层的系统架构。
¥36.00 ¥30.60 (8.5 折)
立即购买 申请样书

内容摘要

  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局域网与城域网技术。全书包括四部分内容:背景与基础,包括网络拓扑与传输介质;网络体系结构,包括从OSI体系结构到802网络模型,以及对LLC的讨论;物理网络规范,包括局域网络802.3与802.11,以及城域网络802.17与802.16;网络交换技术,包括网桥、交换式局域网与虚拟局域网。
  本书力求全面地反映进入21世纪以来的局域网与城域网技术,注重基本概念与系统架构,根据最新标准介绍日新月异的技术,重点讨论网络的协议技术。
  本书可作为网络工程、通信工程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的专业课教材。对准备进一步加强网络通信领域专业基础的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目录

目 录

第 1章 绪论 1
1.1 引言 1
1.2 局域网与城域网的发展 2
1.2.1 局域网的发展简史 3
1.2.2 局域网的技术变迁 3
1.2.3 当前的局域网 4
1.2.4 城域网的发展 5
1.3 局域网的基本结构 6
1.3.1 园区级网络 6
1.3.2 数据中心网络 7
1.3.3 互联网中的局域网 7
1.3.4 局域网拓扑结构的演进 8
1.4 局域网的定义 9
1.4.1 局域网的总体标准 9
1.4.2 局域网的定义 9
1.5 局域网的标准化 10
1.5.1 为什么要学习标准 10
1.5.2 局域网领域的标准化机构 10
1.5.3 IEEE 802委员会 12
1.5.4 IEEE 802标准 13
1.5.5 IEEE 802标准族 14
1.6 全书内容概要 15
小结  16
思考题 16

第 2章 网络拓扑与传输介质 17
2.1 网络拓扑 18
2.1.1 概述 18
2.1.2 总线拓扑 18
2.1.3 星型拓扑 19
2.1.4 环型拓扑 20
2.1.5 网状拓扑 22
2.1.6 轮辐状拓扑 22
2.1.7 层次性拓扑 23
2.2 传输介质概述 24
2.3 香农信道容量定理 24
2.4 双绞线 26
2.4.1 双绞线的发展 26
2.4.2 基本结构与系统构成 26
2.4.3 屏蔽双绞线与非屏蔽双绞线 27
2.4.4 双绞线的类别 28
2.5 光纤 29
2.5.1 光纤传输的基本概念 29
2.5.2 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 30
2.5.3 光缆 31
2.5.4 光纤传输系统 31
2.6 无线介质 32
2.7 结构化布线系统 33
2.7.1 系统形成与发展 33
2.7.2 布线系统标准 33
2.7.3 布线系统概要 35
2.7.4 ISO 11801标准 37
2.7.5 TIA 568与ISO 11801的比较 39
小结  39
思考题 40

第3章 协议体系结构 41
3.1 引言 41
3.2 OSI协议体系结构 42
3.2.1 OSI基本模型要点 42
3.2.2 七层模型 43
3.2.3 服务与协议 44
3.2.4 数据单元 45
3.2.5 逐层封装 45
3.3 802协议体系结构 45
3.3.1 802协议族 45
3.3.2 802参考模型 46
3.3.3 802实现模型 47
3.3.4 端系统与中继系统 48
3.4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概要 49
3.5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概要 50
3.5.1 概述 50
3.5.2 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50
3.5.3 介质访问控制地址 51
3.5.4 关于介质访问控制地址的讨论 53
3.6 物理层概要 54
3.7 802标准体系的演变 54
3.7.1 逻辑链路控制的中心地位 55
3.7.2 逻辑链路控制中心地位的弊端 55
3.7.3 802系统体系的演进 56
小结  57
思考题 57

第4章 逻辑链路控制 58
4.1 引言 58
4.2 逻辑链路控制的标准化 58
4.2.1 IEEE 802.2标准 59
4.2.2 关于通信模式 59
4.2.3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标准简介 61
4.3 逻辑链路控制服务 61
4.3.1 逻辑链路控制服务概述 61
4.3.2 逻辑链路控制提供的服务 62
4.3.3 逻辑链路控制使用的服务 68
4.4 逻辑链路控制规程的类型与等级 69
4.4.1 逻辑链路控制规程类型 69
4.4.2 逻辑链路控制规程等级 69
4.5 LLC PDU结构与规程元素 71
4.5.1 LLC PDU结构 71
4.5.2 逻辑链路控制规程元素 73
4.6 规程描述 76
4.6.1 规程类型1描述 76
4.6.2 规程类型2描述 77
4.6.3 规程类型3描述 78
4.7 逻辑链路控制典型应用 78
4.7.1 逻辑链路控制的传统应用 78
4.7.2 逻辑链路控制正在淡出应用中心地位 79
小结  79
思考题 79

第5章 以太网 80
5.1 概述 80
5.2 IEEE 802.3标准 81
5.2.1 以太网的标准演进 81
5.2.2 802.3的现行标准 81
5.2.3 802.3基本标准 82
5.2.4 802.3的PHY增补标准 82
5.2.5 802.3标准的其他增补 84
5.3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原理 84
5.3.1 从ALOHA到CSMA 84
5.3.2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中的坚持策略 86
5.3.3 冲突的检测与退避 87
5.3.4 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的性能 89
5.4 介质访问控制的结构与服务 93
5.4.1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系统结构 93
5.4.2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服务 94
5.4.3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服务 95
5.5 介质访问控制帧结构 96
5.5.1 802.3帧结构的演进 96
5.5.2 以太网分组 97
5.5.3 介质访问控制帧 98
5.5.4 介质访问控制帧 100
5.5.5 帧结构演进与IP匹配 101
5.6 802.3的介质访问控制层 101
5.6.1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功能 102
5.6.2 带冲突检测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的运行 102
5.6.3 访问的一致性 104
5.6.4 冲突检测与冲突通告 105
5.6.5 随机退避与重发 105
5.6.6 系统参数值 106
5.6.7 全双工模式 107
5.7 物理层系统结构 109
5.7.1 物理层架构的变迁 109
5.7.2 物理层参考模型 111
5.7.3 物理层服务原语 114
5.8 PHY规范 115
5.8.1 十兆位以太网 115
5.8.2 百兆位以太网 120
5.8.3 千兆位以太网 129
5.8.4 万兆位以太网 136
5.8.5 接口速率自动协商 147
5.8.6 以太接入网 150
5.8.7 几个附加议题 152
5.8.8 物理层小结 153
小结  154
思考题 155

第6章 网桥与交换式局域网 156
6.1 引言 156
6.2 网桥与交换机概述 156
6.2.1 术语“LAN”与“桥接式LAN” 156
6.2.2 网桥标准及其发展 157
6.2.3 网桥的主要功能 157
6.2.4 网桥的工作特点 159
6.2.5 网桥与交换机 159
6.3 网桥的体系结构 160
6.3.1 基本协议模型 160
6.3.2 网桥的系统结构 160
6.4 网桥的运行原理 162
6.4.1 运行基本要素 162
6.4.2 帧接收过程 162
6.4.3 学习过程 163
6.4.4 转发过程 163
6.4.5 帧发送过程 164
6.4.6 帧处理小结 164
6.5 MAC地址过滤库 165
6.5.1 过滤库基本概念 165
6.5.2 动态过滤库 165
6.5.3 静态过滤库 167
6.5.4 过滤库小结 168
6.6 生成树协议 168
6.6.1 协议产生的背景 168
6.6.2 生成树协议概要 169
6.6.3 协议的运行 172
6.6.4 网桥协议数据单元BPDU 175
6.6.5 生成树协议的性能评估 176
6.7 快速生成树协议 176
6.7.1 快速生成树协议对生成树协议的改进 177
6.7.2 快速生成树协议与生成树协议的比较 179
6.8 交换机与交换式局域网 180
6.8.1 以太网交换机 180
6.8.2 交换式以太网 182
6.8.3 链路聚合协议 183
小结  184
思考题 184

第7章 虚拟局域网 186
7.1 引言 186
7.2 虚拟局域网基础知识 186
7.2.1 虚拟局域网产生的背景 186
7.2.2 虚拟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187
7.2.3 虚拟局域网的相关术语 189
7.2.4 虚拟局域网网桥协议结构 192
7.3 虚拟局域网网桥的运行原理 193
7.3.1 运行要素 193
7.3.2 学习过程 193
7.3.3 转发过程 193
7.3.4 帧处理小结 194
7.4 虚拟局域网协议格式 196
7.4.1 虚拟局域网协议概述 196
7.4.2 以太网加标帧格式 197
7.5 虚拟局域网的配置 198
7.6 虚拟局域网之间的通信 199
7.7 虚拟局域网和以太网技术在城域网中的扩展 201
7.7.1 IEEE 802.1ad技术 201
7.7.2 IEEE 802.1ah技术 206
小结  211
思考题 211

第8章 无线局域网 213
8.1 引言 213
8.1.1 无线接入的兴起 213
8.1.2 无线接入特定应用 214
8.1.3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 214
8.2 IEEE 802.11标准 215
8.2.1 802.11标准的发展 215
8.2.2 802.11基本标准 216
8.2.3 802.11增补标准 217
8.2.4 802.11新标准 218
8.2.5 关于Wi-Fi 218
8.3 网络系统结构 219
8.3.1 基本网络结构 219
8.3.2 无线介质对系统的影响 220
8.3.3 服务区与服务组 221
8.3.4 网络系统构成 222
8.3.5 分发系统 223
8.3.6 802.11参考模型 224
8.4 服务 226
8.4.1 概述 226
8.4.2 服务分类 226
8.4.3 信息分发服务 227
8.4.4 关联服务 229
8.4.5 接入控制和机密服务 229
8.4.6 其他服务 230
8.4.7 服务之间的关系 230
8.5 介质访问控制层 230
8.5.1 介质访问控制服务基本概念 231
8.5.2 介质访问控制服务定义 231
8.5.3 介质访问控制服务原语 231
8.5.4 介质访问控制结构 232
8.5.5 介质访问控制帧格式 233
8.5.6 典型过程 237
8.6 带冲突避免的CSMA协议 241
8.6.1 概述 242
8.6.2 时隙与帧间间隔 243
8.6.3 载波侦听 245
8.6.4 ACK与RTS/CTS 246
8.6.5 随机后退 248
8.6.6 多片连发传输 249
8.6.7 DCF访问过程 251
8.6.8 CSMA/CA小结 256
8.7 物理层 257
8.7.1 概述 257
8.7.2 参考模型 259
8.7.3 服务与服务原语 262
8.7.4 802.11 PHY 264
8.7.5 802.11a PHY 266
8.7.6 802.11b PHY 269
8.7.7 802.11g PHY 270
8.7.8 802.11n PHY 271
8.7.9 小结 272
8.8 安全性 273
8.8.1 安全需求 273
8.8.2 安全标准 274
8.8.3 安全技术 274
8.8.4 安全应用 277
小结  281
思考题 281

第9章 城域网与弹性分组环 282
9.1 引言 282
9.2 环网技术简介 283
9.2.1 环型网络基础 283
9.2.2 令牌环 283
9.2.3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283
9.2.4 分布式队列双总线 284
9.2.5 同步数字体系环路 284
9.3 弹性分组环的发展与标准化 285
9.3.1 背景 285
9.3.2 RPR的技术演进 285
9.3.3 IEEE 802.17标准 286
9.4 系统概述 286
9.4.1 网络系统结构 286
9.4.2 主干环结构 287
9.4.3 节点结构 287
9.4.4 节点的数据操作 288
9.4.5 系统业务 289
9.4.6 系统特点 290
9.4.7 参考模型 291
9.5 技术概要 293
9.5.1 空间复用 293
9.5.2 带宽分配 293
9.5.3 拓扑自动发现与即插即用 294
9.5.4 自动保护 294
9.5.5 公平机制 295
9.6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296
9.6.1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结构 296
9.6.2 带宽分配机制 298
9.6.3 介质访问控制数据通路 298
9.6.4 数据接收与发送操作 303
9.6.5 介质访问控制帧格式 307
9.7 物理层 311
9.7.1 物理层结构 311
9.7.2 分组型物理层接口 312
9.7.3 SDH物理层接口 313
9.8 RPR网桥 313
9.8.1 系统结构 314
9.8.2 与基本网桥的差异 315
9.8.3 对生成树协议的支持 315
小结  316
思考题 316

第 10章 无线城域网 317
10.1 引言 317
10.2 早期无线城域网技术 317
10.2.1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技术 317
10.2.2 应用现状 319
10.3 无线城域网标准IEEE 802.16 320
10.3.1 标准及其演进 320
10.3.2 系统结构 322
10.3.3 系统业务 324
10.3.4 技术特点 325
10.3.5 参考模型 325
10.4 MAC层技术 326
10.4.1 MAC层概述 326
10.4.2 业务会聚子层 328
10.4.3 MAC公共子层 330
10.4.4 安全子层 340
10.5 物理层技术 340
10.5.1 概述 340
10.5.2 物理层技术要点 341
10.5.3 2GHz~11GHz频段的增强技术 342
小结  345
思考题 345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346
参考资料 350

读者评论

赶紧抢沙发哦!

我要评论

同系列书

  •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第2版)

    郑明辉 胡莹

    本书共分为4章,第1章介绍电工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包括常用电工仪表的性能与特点、常用电子元件的性能与特点等...

    ¥24.00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

    曲英杰 方卓红

    本书本书根据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的工程需要确定知识结构,内容涵盖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流程中的各个知识点,系统...

    ¥59.00
  • 局域网与城域网

    雷维礼 马立香 彭美娥

      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局域网与城域网技术。全书包括四部分内容:背景与基础,包括网络拓扑与传输介质;网络体系结构...

    ¥36.00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傅丰林 王平 刘雪芳

      本书包括晶体二极管及晶体三极管、放大器基础、场效应管放大器、负反馈放大器、低频功率放大器、模拟集成电路原理...

    ¥29.80
  • 信息论基础

    田宝玉 杨洁 贺志强 王晓湘

      本书是作者多年教学和科研实践的积累,是在吸收国内外优秀教材优点的基础上, 进一步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并进行改...

    ¥29.80

相关图书

  • 计算机网络教程

    谢钧 谢希仁

    本书按照自底向上的顺序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全书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述、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包括局域网)...

    ¥59.80
  •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3版)

    邢彦辰

    全书共分10章,内容包括局域网、通信网、广域网、因特网、网络管理、网络安全和网络实训等。本教材图文并茂,循序渐...

    ¥59.80
  • 接入网技术(第4版)

    张中荃

    全书共分为九章,第一章是接入网概述;第二、三、四、五、六章分别是铜线接入技术、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入技术、以太网接...

    ¥54.00
  •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

    张轶

    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篇,主要内容包括交换技术原理概述、交换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实践篇,内容包括数...

    ¥54.00
  • 现代通信网络(第3版)

    沈庆国

    全书共10章:第一章 概论;第二章 电话网;第三章 ISDN和ATM;第四章 IP技术基础;第五章 宽带IP网...

    ¥59.80
人邮微信
本地服务
人邮微信
教师服务
二维码
读者服务
读者服务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